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慈禧 - 中國最早的跨國CEO,是怎樣煉成的?


      看到慈禧時,腦中想到的幾個關鍵字是義和團、八國聯軍、邱淑貞。以直覺來說,個人對於慈禧是沒有好感的,總覺得她是個混世女魔頭,是讓中國走向衰敗的元兇之一。但看了這本書後,我對慈禧的舊有認知與觀感一掃而空。先自首,我只看了一半,但看完後,我為慈禧下了一個註解- 中國最早跨國CEO。

為何這麼說?
      清朝中晚期是鎖國的,但慈禧幹了一件大事,聘用外國人才管理海關事務。我們可以說美國今天是最為開放民主,但也不可能聘用外國人來管理海關,但慈禧卻在那封閉的社會環境中,讓外國人管理海關。我覺得他是把中國當成企業來經營,才能有這樣的魄力。那經營狀況如何呢?舉個數字,原先咸豐時期的外國商船有一千艘,到了慈禧時則有6千多艘。我們可以粗估光是海外稅收就變成了6倍。整體而言,慈禧執政期間,中國的財政收入增加一倍。乾隆鼎盛時期是四千多萬兩銀子,慈禧則是八千多萬兩,其中的三分之一就來自海關稅收。再來是使用外國人來訓練民兵,平定太平天國。以現代來看,如果我們的軍隊營長是英國人,你覺得社會大眾能接受?但慈禧也做到了。而且慈禧政變成功時,慈禧才26歲,你能想像嗎?況且他沒受過正統的帝王學訓練,他是如何成長的呢?

她是怎樣成長的呢?
       一個人的成就,有一部分啟蒙於幼小的成功經驗。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要負擔鉅額賠款,因此開始清查國庫,才發現虧空九百多萬兩銀子。因此歷任的國庫官員需要負擔部分賠償。慈禧的家族須負擔二萬多兩。當時慈禧才十一歲,結果她不僅靠著針線活補貼家用,也出主意跟父親商討要如何變賣家產。最後家族籌措出近六成的罰款,也因為繳款有功,父親官職連升三級。他的父親盛讚:「這個女兒,可以當兒子使」。我認為慈禧,透過這一家中變故,磨練了經營管理的基礎技巧。
      奪取政權後,她也努力學習,處理完早朝後,就跟著有學識的太監閱讀古文經典。更重要的是她保持開放的心,不斷向外國學習新技術、新觀念,開啟了近代中國的現代化之路。

小結
      我沒有史學背景,無法考察或檢驗作者是否有扭曲或是偏頗之處。但以「數字」上來說,慈禧的早期表現非常卓越,至於中後期,我尚未閱讀,並無下回分曉XD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一本慈禧,好好跟我們老佛爺討教討教!











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從0到1>第一章摘要與反思個人投資,以Shopify為例

作者寫作本書的出發點 : 如何建立一個可以創新的企業

我的需求:如何找出一個創新的企業,投資!

第一章:重點摘要

一個問題當做本書思考起點:

「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從反主流問題看見未來。

上述問題,作者有一個自己的答案來窺見未來。

關於進步的未來,可把進步的形式分成兩種
  • 水平式進步(複製已經成功的方法,從1到N)
  • 垂直式進步 (開發新的事物,從0到1 )

對比目前的世界發展,受到兩大驅動力

  • 全球化 (水平)
  • 科技發展 (垂直)
作者認為所謂的科技不是單指電腦產業等,而是任何新的、更好的做事方式都是「科技」

對反主流問題作者的答案是

大部分的人認為全球化將定義未來世界,但事實是科技發展的影響比全球化更大


因此作者看重新創事業,而新創事業要成功要從一小群組織開始,要有新思維才能成功。而本書就是提出不同的問題來幫助新創事業思考。

----------------------------------------------

寫作本文時,我剛好看到了一個 Gary Vaynerchuk 分享他對未來購物的趨勢分析。
而關於未來購物,我個人在美股投資時,有關注到一間提供電商快速建立平台的新創公司-  Shopify 
(關於Shopify : 你可以參考師法亞馬遜,十張圖剖析電商隱形冠軍Shopify)


Gary Vaynerchuk 認為未來購物的重點在於降低購買的阻力
而非更好的電商購物網站,所以Gary Vaynerchuk 對於社群網站直接連結購物十分看好。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因為Gary 本身也是FB、 Instagram的早期投資者之一)

如果你可以投資,你會想投資Shopify 嗎?
(我個人於二月時開始關注Shopify,當時美股股價120~130附近,目前股價140附近)


又或者說,你想象中對未來購物的看法是?




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不懂財報,也能選出賺錢績優股

- 看到財務槓桿 比對 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
- 投資人要避開熱門股與爛公司
- 現金可以想像成一個人的心臟
- 資本密集(燒錢)現金最好準備>25 % 
- 平均收現<15 days 等同於天天收現金 (信用卡消費轉入公司的時間)
- 應收帳款週轉率> 6 算是經營能力不錯的公司 (B2B)
- 一般台灣企業的平均收現日數,在60~90天
- 平均銷貨日數介於50~80 天是經營能力不錯的公司
- 平均銷貨日數介於80~100 的行業,多屬於B2B的行業
- 總資產週轉率<1  是燒錢公司 -> 比對現金 > 25%  ->收現天數
營業費用< 10 % 有規模
營業費用< 7%  超省
營業費用 > 20% 自有品牌、生技醫療、促銷流通業等
- 純益率至少要> 2 % 才值得投資
- RoE < 7 % 不值得投資 ,>20% 好公司
- 一般來說負債佔資產一半 最高< 60 % 較好 
- 速動比率差 再次比對 現金 收現日數 總資產週轉率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每天活用ㄧ小時,加薪升職等著你

身為員工,我們偶爾會幻想成為老闆!
希望有一天能自己做老闆,壓榨底下員工,有自己的事業幫自己賺錢。
在我們成為老闆之前,可以先來試想的問題是
-> 我們到底能幫公司賺多少錢,老闆才不會虧呢?
(老闆到底壓榨我多少呢?XD)
關於上面這問題
作者是哈佛MBA碩士,提出了一個數據供我們參考
(但是資料來源為何,沒有相關註解)

你對公司產生的價值= 你的年收入X 1.5 ~ 2 倍

如果你是年薪百萬,那你實際上可以幫公司賺進150~200萬!
多賺的錢就是可以幫助公司再成長(幫老闆身家再成長XD)
這樣公司才不會因為雇用你而虧損。


你真正的時薪= 年收入X2 / 工作時間 

透過上述的假設你可以知道自己真正的時薪為何
也就是一小時的成本為何?!
如果能在工作中擠出一小時,等於從老闆手中搶回一些錢!
又或者說你如果每天找出自己浪費的一小時,善加利用也等於多賺錢!
如果每天都能擠出一小時,一年下來你等於擠出了兩週的假期來自我進修!
(1x 365/24 = 15.2)
連續的兩週假期難尋,但散落的假期可以幫自己找回來!

擠出一小時等於賺回4.16 %的人生

藉由上述公式,我換算出目前自己一小時的成本約等於666塊

「要明確了解自己的價值有多少,當你超越了成本,就可以獨當一面」

我想可以超譯成,如果你能讓自己成長到超越自己目前的成本,你也許就能脫離公司,自立門戶!

後面的章節都在談論如何善用一小時,要找些什麼事情來打磨自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購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