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極簡心得

會對極簡主義開始有興趣,是剛好看到了Netflix《極簡主義》紀錄片。一開始只是把這關鍵字放在心上。直到最近買了幾本極簡主義的書籍,找出時間開始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試著把住處的一些雜物給清除掉,邊讀邊做邊感受這些過程。

其實一開始會接觸極簡,是很荒唐的理由,我想要趕快財富自由。個人的理解是,這個世代能取得的薪資成長相對有限,物價與房價總是漲得比薪資快,如果想趕快財富自由,務實的做法是好好工作搭配穩定的指數投資,另外就是降低消費來節制物慾,因為個人認為斜槓開源太難了,所以想往節流的方向努力。
不過好玩的是,看了介紹極簡的書籍後,有了超乎當初期望的感受。從這些極簡者的社會觀察與體悟中,我感覺到極簡真的是現代人必修的學分了。因為,這世界真的充滿了太多勸敗的廣告,在廣告的影響下,似乎你不夠好、不夠快樂常常是因為你還沒擁有這個或那個。但在極簡中,藉由跟物品與自己的對話,了解到底對自己而言什麼是重要的、快樂的,什麼是不重要的、沈重的,漸漸減少物品對空間與個人的能量耗損,讓自己更認識自己,也能更集中在個人的目標上。米開郎基羅用廢棄的石頭去除多餘的部分,雕出流傳千古的大衛像;現代的我們利用「極簡」、「斷捨離」當作雕刻工具,把生活中的贅物去除,打造屬於自己心中的大衛,利用這個大衛打倒現代的歌利亞-消費主義,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誤
我購買的書籍是《斷捨離》、《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我決定簡單的生活》、《擁有越少,越幸褔》,上面的排序也是我剛好閱讀的順序。前三本是日本人所寫,最後一本是美國作者。日本人寫的屬於個人面向的極簡,美國作者則是走向家庭面的極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購買閱讀,從生活中慢慢練習減法哲學。






2020年3月5日 星期四

<精準學習>一書的個人筆記與心得分享

以慢打快 後發先至的學習

只有能夠改變你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
->把所學的資訊實踐或紀錄或跟自身經驗結合整理,才會真正的內化成知識。

資訊或可粗分兩類
1. 可馬上行動 就立即執行
2. 不可馬上行動 就立即整理並發表在臉書或部落格上

才有變成知識的可能

而要有更多臨界知識,則要更多的行動、消化與整合知識與個人經驗。

知識的深度->跳出問題本身並思考更普遍的情況
當回答問題時
*分析具體現象找出規律
*依託於實證或資料分析來結論
*回答的內容能解決類似的問題

學習三個級別的課程
1. 公共基礎課:執行能力 Ex :時間管理 資料保存 溝通談判等等
2. 專業必修課:專業能力 Ex :就是你的專業  
3. 通用必修課:結構能力 Ex :領域如何產生、發展的基本動力是甚麼

讀書方法的升級:
*在新舊知識間建立聯繫
-> 如果讀不通 代表對舊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不足
*放慢速度,讓讀書事半功倍
->整理當下課題所學筆記,描述受啟發的內容,紀錄與過往經驗的相關性

讀書心態:
*綠燈思維:放下對知識的自我防衛
*以慢為快:結硬寨,打呆仗->真正的高效學習是融會貫通的結果
      把慢功夫,花在真問題上 
想要真正學習得快,反而要慢下來。

真正的意涵在於「找出臨界問題」

找出臨界問題的初步方案是
「反思」就是所謂的「覆盤」
簡言之,我今天到底在幹嘛?
參考架構:O-R-I-D (國際知名且簡單易用的提問方法論)


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新年新希望在這個月就走入絕望了嗎?來看看《完成》一書,教你完成目標,實現自我!

一月份過去了
新年新希望可能在這個月就宣告全面潰敗
不過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本好書
讓大家能彎道超車完成你的目標。
畢竟一年有十二個月,這一個月的不完美只是小事而已。

阻礙目標完成的魔頭

本書的名稱叫《完成》。作者幫我們設定了一個阻礙目標完成的大魔頭:完美主義
以減重或健身為例,當一開始節食,後來遇到有一天不小心因聚餐或忍不住誘惑亂吃以後,心態上就崩盤了。
想說看來已經失敗了,不如就「乾脆」停止努力吧,繼續當個肥宅吧!
然而潰敗的那一天,不再完美的那一天才是重要的那一天。
你還是可以從隔天開始繼續堅持下去,學著「不再完美地前進」。
建立這個完成主義心態去擊倒完美主義的誘惑!

如何開始完成目標?

談完成目標,作者引用了一個研究關於學生完成論文所需的時間。
研究先請學生預估自己完成論文的時間,分別是請學生預測自己最佳狀況與最壞狀況所需的時間,來跟自己實際完成的時間做比較。
平均學生預測的時間是34天,然後實際上所需時間的平均值是56天。
即使學生們預估了最壞狀況,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最壞狀況下的預設時間內完成目標。
所以,作者提供第一個實際完成目標的方法叫把目標砍半!
國外的作者常常有自己的線上課程與實驗,他在自己的課程中發現當學員嘗試把目標砍半後,成績表現會有所提高約63%。
那如果你的目標不方便砍半呢?那就嘗試把所需時間拉長成兩倍!
如果把目標砍半或時間延長後,你感覺到不安,問問自己最糟的情況會是什麼?

完成目標的要素?

那就是時間,這是廢話但必須要強調!
但時間不管你怎擠都始終有排他性存在。
所以作者提醒我們認清一個現實
「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須犧牲另一件事」
所以找出時間是完成目標的元素之一,我們必須找出可以捨棄的事物。
作者是選擇捨棄追劇、捨去使用社群軟體Snapchat等。
如果有些事情是你生活中無法捨去,那就嘗試簡化看看。
作者提到一位職業婦女跟家人說,這一週會比較忙,所以沒時間燙平衣物,這一週的衣服會皺巴巴。媽媽還是洗了衣服只是不燙而已,哈哈!
最後,作者給出一個建議,在一個秘密地點,寫下為了完成目標必須暫停的三段人際關係。

如果以上的內容覺得不錯,趕快下單購買本書吧!
或是去圖書館借來一讀吧!

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知識型影片懶人包- 【願景工程─公民沙龍】柯文哲:世代共容

這次的udn talks主題是世代共好,柯市長用數據與個人觀點推出一個世代對立的假說,核心是世代對立無法馬上消解,但容忍是消解對立的基礎,具體方式是Peaceful dialogue。
接下來提供「時間-內容」對應表供讀者參考。


  • 0 min 34 s 柯市長先從台灣現代史出發。柯市長認為1994 - 2014 是政治上藍綠對抗時期,從1994陳水扁與趙少康的市長之爭,激起藍綠對抗起點。但是轉眼到2014台北市長選舉,市長提到當時贏的人不知道自己怎麼贏,輸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怎麼輸,直到2017年,柯藉由大數據回顧,看出了端倪。
  • 1 min 34 s 柯市長提到不同年齡層投票率最低的是20-29 歲。在2014 以前北市長選舉前,20-29 歲投票率不超過50%,但2014北市長選舉20-29 歲投票率則超過70%,柯市長認為這是開始世代對抗的歷史起點。
  • 2 min 01 s 北市府研考會做出2017市長滿意度調查,看到在年齡層上,滿意度從40歲以上滿意度開始掉下去,但滿意度40歲以下就非常高,兩者差距大。柯透過統計分析,發現這數據唯一的重要影響指標就是年齡。柯有去調查其他政治人物的滿意度如賴清德、蔡英文,不同年齡層滿意度的都是要高一起高,要低一起低,最多差15%。
  • 4 min 03 s 柯市長問到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只有他的民調長這樣?柯文哲說一個很簡單的點是他跟其他台灣政治人物完全不同,可是還是不足以完全解釋這種年齡分佈。柯市長談到當初2014北市長選舉時,反而是老的那個得到比較多年輕人的票,年輕的反而得到比較多老人的票。這個現象到底如何行程呢?
  • 4 min 41 s 柯說剛好有一次天下文化的一個研究,也發現40歲是個民意分界限。 再一例一休、同志議題等,40歲以下支持,40歲以上反對,甚至40歲以下比較沒有藍綠意識的對抗。柯在此嘲諷為何政論節目怎麼反柯,為何撼動不了40歲以下的滿意度,因為40歲以下根本不看電視節目。
  • 6 min 16 s 柯提到為何40歲在台灣形成一個魔數?為何40以上一個想法,以下又另一個?柯提出的解釋是1987解除戒嚴。他假設人10歲開始有政治意識,用1977年切成兩個世代。1977年以前出生是戒嚴世代,以後出生的是解嚴世代
  • 8 min 11 s 為什麼這個40歲會造成一個台灣政治上的困境,形成一個切點(cut point)?  因為40歲也剛好是目前人口中位數,意即切成兩群人數相近卻有不同想法,造成一半對決一半。柯認為要十年後,新的世代出來,新思維才會累積成主流思想。
  • 10 min 55 s 勢均力敵,所以才是問題。」
  • 14 min 25 s   柯市長的人生哲學 Just do it.  柯市長提到活著就對那些討厭他的人最大的報復。(意指反柯的政論節目)
  • 15 min 24 s 柯市長以台北燈節與世大運為例,來說明他認為兩個世代到底要如何相處呢?2016葫蘆猴燈節辦得不好,被罵到臭頭,在2017時年輕的公務員來找柯市長說要創新燈節,柯便決定放手讓年輕人做。世大運的開幕與閉幕都很成功,導演跑來跟柯市長講主要的原因是柯市長都不干涉他們。柯市長由此體認到未來是年輕人的,他只是提供舞台讓年輕人揮灑就對了。
  • 19 min 55 s 柯提到作為一個市長,假設有人問他,2017年什麼最能凸顯台北是一個文明城市是什麼?他認為是2017開齋節。柯說很難想像在一個非回教國家,有五萬名穆斯林齊聚火車站對麥加朝拜。
  • 20 min 46s  柯文哲認為台灣最大的優勢是自由。
  • 22 min 15s  柯文哲認為要建立一個寬容的社會,從世代共容->共融->共榮
  • 24 min 00s  柯到歐洲找華勒沙討論轉型正義也與突尼西亞的人士談論為何他們能在阿拉伯之春中快速轉型成民主國家-> 答案: Peaceful dialogue
    資料參考: 
    革命者的勝利:突尼西亞「全國對話機構」獲諾貝爾和平獎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009-dailynews-nobel-peace-prize/)
  • 25 min 23s 柯提到他對轉型正義的看法與解方,就是和平對話,有和平也要有對話。
  • 26 min 19s 最簡單開啟對話的方式就是把老跟少都放在一起,所以柯推動青銀共居與祖孫共學,把人放在同一個空間,就有對話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