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心靈養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心靈養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五個策略完成當日關鍵工作

我們都會希望自己能掌握或抓住更多時間來完成更多的工作。
所以當工作狀況不佳時,最常會怪罪到的原因之一是「時間管理」出了問題。
但即使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要試著去學習時間管理,但為何工作的結果與效能依然不彰?
所以問題不在時間管理,而是「心智能量管理」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不是電腦。
電腦只要給予更多時間與資源就能有持續、穩定的產出,但人腦卻不是這樣工作的。
我們在工作場域中都會發現總有一些時候,我們的精神顯得不濟,工作效能也跟著降低,但真正重要的工作卻還沒解決。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我們變得這麼疲勞,卻沒完成重要的工作呢?
明明就很努力了,但總是覺得事情做不完也做得不夠好?
以上問題的解答都在本書中。
本書就是用科學的觀念與方法來管理心智能量,並投入在最重要的工作中。
作者將數十篇的文獻整合成5大策略
1.辨識每個決定點
2.管理心智能量,善用好情緒與壞情緒
3.停止對抗分心
4.妥善利用身心關連性
5.打造對自己有益的工作環境

策略一 辨識決定點
決定點意即工作的某部分結束時的當下。通常在這個時刻,我們會急著找下一個工作事項來完成,但這樣做反而有害。此時,應該停下來花個五分鐘,想想接下來待辦事項還有多少,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有哪些?目前的體力與精神適合做甚麼?通盤思考後,再接著採取行動。如此一來,就不會把時間誤用在不重要的工作上,消耗過多的心力。

關於策略一的三個小技巧
1.珍惜每個決定點
2.事先計畫在決定點要採取的行動
3.在尚未決定接下來要做甚麼事之前,先別急著做下一件事

第一個技巧的觀念在於,意識到決定點時,就像在十字路口般遇到紅綠燈般,你要思考的是你要前進的目的地為何,而不是為了讓自己的車子能一直開動,而選擇盲目地前進或左右轉。讓自己跟工作暫時拉開點距離,綜觀工作的大局,找出重要的事物,安排合宜的順序,再去做下一項事務。

第二個技巧的使用在於預先設定好被打斷的當下,該做甚麼反應。
採取「如果...就...」的方式,預先設想工作上可能會被打斷的情境,然後規劃該怎樣反應對方的要求。

第三個技巧需要搭配後面的四個策略來運用
每個工作階段完成時,要停一下,評估自己的身心狀況,同時確認當天工作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並想辦法調整身心狀況,來應付接下來的工作。調整身心的部分就需要後面4個策略來幫忙。

在此賣個關子
下次再跟大家分享後面的四個策略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耳讀學習法

耳讀學習法:比「閱」讀更有效率的記憶法
這本書不是在教你快速學習知識的書
而是提升生命能量與動力的一本書
不論你要做任何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動機
這本書期望你透過聆聽你有興趣的CD、有聲書或mp3
來提升自己的動機,藉此可跨越你生命中的障礙
所以要實行這本書的方式是
1.找出一則激勵的影片

2.每天反覆聆聽

大家可從Youtube上下載喜歡的影片
在此推薦大家一些我個人覺得還不錯的影片


A.你到底要的是什麼?說出你的夢想,然後實現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iGeCCXNSg

B.How Bad Do You Want I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8Cv6UEZjYQ
(雖然都是英文 不過都有中文字幕)

最後推薦大家一個下載Youtube影片的連結
http://kej.tw/flvretriever/index.php
期許大家有所提升

我們下次見!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Your own worst enemy)

想要了解翻譯書有無閱讀的價值,最簡單的方法是將英文書名放上亞馬遜(Amazon)網站,看看眾多的國外讀者給該書幾顆星的評價。
而這本書在亞馬遜網站上得到4.2顆星,我想是值得大家一讀的。
廢話不多說囉!讓我為大家導讀這本書吧!
---------------------------------------------------------------------------
什麼樣的人可以翻翻這本書?
作者用一句詩化的語言來告訴你:「謹以此書,獻給那些長了翅膀、卻飛不起來的人
白話一點來說,這本書是寫給「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人。
作者是一位心理醫師,他在臨床中發現了一群「低成就高潛力族群」,他研究這些人的心理變化與行為轉變,得到的結果寫成了這本書。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類似的困擾,不妨翻翻這本書
請至少看到第三章,你就會了解到這本書到底是不是你需要的書。

有什麼內容可以先分享給大家的嗎?
前面提到的低成就,其實主要是自己造成的,當然有一部分是社會文化的影響,但這不是書中所要解決的部分,而是要解決掉自己造成的部分。
低成就高潛力族群的形成跟兩種行為模式有關
1.自我挫敗-面臨機會時故意放棄努力而招致失敗
2.自我設限
低成就高潛力族群的性格通常較為隨和、社交能力也不錯
他能透過本身的天賦與社交能力得到年輕時的成就
但隨著時間推移,要想有更進一步的成就,就必須關注更多細節與付出更多努力
就在此刻
問題出現
該族群已經習慣得來容易的成功
對於要花費時間的工作或學業覺得是浪費時間
與之對應的心態也產生:
萬一我努力了,沒做到不是很丟臉嗎?我如果不努力,至少還有藉口說:我只是沒努力而已
找到了不用努力的藉口,也找到了不會失敗的方法
然而所謂的成就也消失了

所以這本書是教我如何快速改變自己,然後得到顯著的成就嗎?
很可惜並不是這樣。
這本書是要打臉我們,告訴我們想要獲得成功沒有捷徑,同時要有接受失敗的勇氣
要拋開別人對你的眼光與設想,要確認自己心中的目標是什麼
先改變自己既定的思維慣性,然後導入新的行為,養成新的習慣
試著定計畫,不要放過細節,讓自己習慣紀律與注重細節
讓自己漸漸習慣改變的歷程

剩下的細節,就請有興趣的朋友自行購書囉!!!
我們下次見!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超腦零極限(四)-擴展意識的英雄

前情提要:上次提到了 整合力英雄有三種能力
溝通 保持平衡 看見全貌
訓練三種能力的具體方法有二
1.採取別人的觀點去思考
2.不要利用否定的角度去審查湧入的資訊
------------------------------------------------------------
最後一位英雄終於要登場啦!!!
他就是擴展意識的英雄-佛陀


要認識這位英雄並向他學習,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意識?
在此我引用WIKI來說明什麼是「意識」!
一般認為意識是環境及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的清晰程度在白天持續進行的,知覺、感覺或覺察的狀態
我個人的觀點認為,覺察就是意識的表現
覺察自我與覺察外在世界就代表著意識在運作
於是我們可以說,擴展意識就是善用覺察


覺察我們可以拆解成感覺與觀察
觀察自我感覺的流動、想法的流動
自我的感覺有時是一種錯覺,透過觀察才能發現盲點 

例如:我們在餐廳享受美食的時候,看到了許多從沒吃過的餐點(觀察)
於是我們開始進食,吃到非常飽足時(感覺),因為還有很多餐點沒吃到
我們會選擇再繼續吃,然而吃的真正目的是吃飽而不是吃撐
許多減肥失敗的人,就在於覺得自己吃得不夠
如果多多觀察自己想法的流動與自我感覺的流動
我們失控的行為才會減少

站在一個實用的角度來說,擴展意識有點像是強化自己的意志力
控制自己的行為舉止
但不是透過強迫自己的方法,而是跟自己對話
了解感受再去行動,每一個舉動都應該問自己我們為什麼這麼做?
我從這些行動中到底想得到什麼?


三位英雄 介紹完畢!
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超腦零極限(三)-超腦英雄之整合力英雄

前情提要:上次提到了 適應力英雄有三種能力
放手 彈性 放鬆心情
訓練三種能力的具體方法有二
1.停止重複從未奏效的老方法
2.後退一步 思考新的解決方式
-------------------------------------------------------------
接下來要跟各位提到的是整合力英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經當過整合力英雄-新生兒

只是長大了以後 我們的整合力被教育所消化掉
因為很多的教育內容 已經幫我們整理好了
我們便漸漸喪失原有的整合力!

整合力英雄具備三種能力
溝通 保持平衡 看見全貌

整合力的前提是先吸收各種資訊
吸收各種資訊,才能整理出事物的全貌
舉例而言,烏克蘭發生政變,俄國因而出兵,我們會覺得俄國不懷好意。
然而實際上,有部份證據指出,烏克蘭的政變是有歐美國家的人介入與領導
而烏克蘭本身也有複雜的國家與種族認同上的問題。
冷靜想一想,俄國的軍事行為真的是不好嗎?還是歐美才是真正的不懷好意呢?
我們必須要多去吸收資訊,才能漸漸整理出全貌!

 增強整合的方法在此提供兩個
1.採取別人的觀點去思考
2.不要利用否定的角度去審查湧入的資訊
整合力會讓我聯想到 佛教所提倡的「不起分別心」
分別會產生對立,對立會產生強烈的情緒,情緒會扭曲我們的觀點
事物的全貌也因而扭曲。
可是事情不是本來就有好有壞嗎?有美有丑嗎?怎麼可能不起分別心?
「不起分別心」是全面接受內在訊息與外在感官
只是先接收訊息並且不帶有任何批判與分析
唯有這樣,才能精準掌握事物的全貌,掌握全貌後再進行分析!
就好像我們先把一隻大象整個摸透過後,
再仔細的思考大象耳朵為什麼這麼大?鼻子又為什麼這麼長呢?

書中還有提到其他觀點
剩下就由各位自行閱讀體會囉!

我們下次見!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超腦零極限(二)-超腦英雄之適應力英雄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書中三位超腦英雄!!!
學習的過程中 我們會尋找一位Role model
超腦英雄就是善用超腦的Role model
透過了解他們使用超腦的方法 來強化我們自己!!!

三位英雄裡面 分別是
愛因斯坦-適應力英雄

新生兒-整合力英雄



佛陀-擴整意識的英雄


到底要如何增強適應力 整合力 擴整意識?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首先第一位英雄-愛因斯坦(文中簡稱愛先生)
適應力意指面對困難與未知並加以克服
面對困難與未知,愛先生展現了三種能力:放手 彈性 放鬆心情
這三種能力 乍聽之下非常令人不以為意
回想一下 打電動、玩樂的時候 大家不都是恰好展現這三種能力嗎?
這樣的思維剛好就是個關鍵。
當我們面對未知與困難時 能採取打電動的心態
我們就能迎刃而解許多問題!

這樣的轉換,用說的很容易,但我們也如何做到呢?
具體的兩個概念如下:
1.停止重複從未奏效的老方法
2.後退一步 思考新的解決方式


書中還有提到其他思維,不過個人覺得這兩個概念最為重要
遇到問題時,如果我們真的想不到新方法該如何是好呢?
這時我們可以換個思維。
想像一下遊戲破不了關時,我們會如何去作呢?

尋找攻略本,或是觀看高手玩遊戲的影片等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透過書籍、網路、文獻資料等尋找前人的經驗
透過組合、拆解前人的經驗,也許問題就能順利解決!

希望你會喜歡今天的分享!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超腦零極限(一) -5個迷思

超腦零極限 (Super brain)

買這本書時,我預先設想這是本整合最新腦科學文獻的書,在看過前面的PART1後,必須跟各位讀者提到,這不是一本科普書,比較像是心靈養生的書。
書中的核心論述是想問一個問題-你的大腦就是你嗎?
作者認為所謂的「心智」凌駕於大腦,大腦只是個載具,心智才是主人!
強化心智、調整意念,大腦就會有所改變!
這樣的說法有點像是暢銷書「秘密」的概念,只是他沒有瞎扯說所有你想要的東西都會吸引過來!
所以如果是喜愛科普類型的讀者,去書店翻閱即可;喜愛心靈養生的朋友,還是可以買回家收藏,書中還是有不錯的觀念可以引導你,使你有所成長!

在此跟大家分享書中希望大家破除的5個迷思
迷思一:受傷的大腦無法自我療癒
迷思二:大腦的配置無法改變
迷思三:大腦的老化難以避免且無法回復
迷思四:每天會有數百萬的腦細胞死亡,死去的腦細胞無法被取代
迷思五:原始反應凌駕於高等腦

破除前4個迷思的科學概念是「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神經元會死亡或受傷等,但只要我們不斷地去訓練,神經會不斷地連結與重塑,進而強化我們對於環境的適應力。簡言之,善用「神經可塑性」能強化我們的各種能力。如何加強「神經可塑性」呢?多吃營養補充品嗎?不是!
最簡單、最便宜的方法卻很少人去做的便是運動!
運動是最能促進神經可塑性的方法!至於怎樣運動才最有效果呢?
大家可參考運動改造大腦

至於迷思五,是在強調我們都會有情緒反應,如恐懼、焦慮等,這些情緒反應困擾著你我,但不應相信我們會永遠困在其中,而要相信心智能引導大腦走出這些情緒反應,改變心智便能改變大腦對於事物的情緒反應!

下次會有更精彩的內容連載與心得分享!敬請期待!